當今市面銷(xiāo)售和家庭燉煮的燕窩大多是甜食,很少有咸食。孰不知古代燕窩大多為咸食。今天我們從皇家酷愛(ài)的燕窩咸食談起。
一、皇家酷愛(ài)燕窩咸食
翻開(kāi)皇帝的膳底檔,燕窩咸食占比例較大。乾隆年夜飯湯膳、熱鍋、熱菜,均有咸食燕窩。同治皇帝年夜飯“萬(wàn)年如意”大碗菜四品和慈禧太后“福壽萬(wàn)年”大碗菜四品,均由咸食燕窩構成?;始已喔C食譜拌菜有十余種、炒菜五種、汆(攛)菜四種、煨燉菜兩種、燒菜七種、膾菜十余種、清蒸兩種,亦多為咸食。
有人問(wèn)皇帝為何愛(ài)吃燕窩?
皇帝和后妃吃燕窩更多出于食補的作用,并非“炫富”。明代崇禎皇帝就為燕窩粉絲。清人王譽(yù)昌在《崇禎宮詞》中,言及崇禎皇帝對燕窩羹的喜愛(ài):“凌晨催進(jìn)燕窩湯,佩欓鳴姜出膳房。為是酸咸要調劑,上方滋味許先嘗?!?
二、文人墨客與燕窩咸食
《隨園食單》(袁枚):燕窩貴物,原不輕用。用嫩雞湯、好火腿湯、新蘑菇三樣滾之,看燕窩變成玉色為度。此物至清,不可以油膩雜之;此物至文,不可以武物串之。冬瓜燕窩,講究以柔陪柔,以清入清,重用雞汁而已,燕窩皆作玉色,不燉白也。
《醒園錄》(李化楠撰,其子李調元整理):肉絲燕窩,清水傾起,入燕窩泡之,即霉黃亦白,撕碎洗凈。次將煮熟之肉,取半精白切絲,加雞肉絲更妙。入碗內裝滿(mǎn),用滾肉湯淋之,傾出再淋兩三次。用凈肉湯,去油留清,加甜酒、豆油各少許,滾滾淋下,撒以椒面吃之。
《浪跡三談》(梁章鉅):今京師好廚子包辦酒席,惟格外取好燕窩一兩,重用雞湯、火腿湯、磨菇湯三種瀹之,不必再攙他作料,自然名貴無(wú)已。
《食憲鴻秘》(朱彝尊):壯蟹,肉剝凈,拌燕窩,和芥辣用佳,糟油亦可。蟹腐放燕窩尤妙。蟹肉豆豉亦妙。
三、咸味食物的養生功效
咸味為百味之王,主要由食鹽產(chǎn)生,人體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。明代醫藥學(xué)家李時(shí)珍認為五味中“惟此不可缺”。
食鹽味咸、性寒,入胃、腎經(jīng)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潤燥、滋腎通便、殺蟲(chóng)消炎、催吐止瀉的功能。鹽能協(xié)助人體消化食物,鹽的咸味能刺激人的味覺(jué),增加口腔唾液分泌,從而增進(jìn)食欲和提高食物消化能力。適當吃咸食能軟化體內酸性腫塊,防止體內微量元素的缺乏。
不過(guò),過(guò)量攝入食鹽等咸味食物,會(huì )引起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疾病、腎病和水腫等。中醫則認為,味過(guò)咸則傷肌,致使皮膚變黑、粗糙。故血病者忌成。
附燕窩雞絲湯制作
原料:燕窩6克,紅棗10克,雞胸肉150克,鹽3克。
制法:
1、燕窩,浸泡,剔除燕毛及雜質(zhì),燉煮至熟備用。
2、紅棗去核,洗凈,切絲;雞胸肉洗凈,切絲。
3、將紅棗絲、雞肉絲放入燉盅內,注入沸水500克,加蓋,隔水燉3小時(shí),再加入燕窩燉10分鐘,加鹽調味。
功效:滋補肺陰,補血養顏。用于面色不華,煩躁失眠者。(轉自:博士談燕窩)